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12-07-08

百度6月22与6月28地震事件影响似乎已烟消云散,但我相信大部分“遭难”站长是无奈的沉默!不管作弊没作弊,都在想方设法寻找着各种补救和申诉途径!百度官方经此事后给站长优化建议是,重视网站内容质量,最好原创,此举被业界调侃为“逼站长当作家”。 

百度烤肉
百度如做不好搜索引擎,去卖烤肉吧

 

诚然,百度这个出发点没问题,我们站长也确实应该为我们的用户提供更多原创更有价值的内容!虽然实际上个人站长时间精力都有限,原创会很难!

但我个人以为,过分强调原创,强调本次K站处理的全部是低质量网站,实际上百度找借口在掩饰其技术上的不成熟。众所周知,百度在技术上根本无法和google相比,在中国市场上的完胜也仅仅是俯首帖耳的奴才获得了主子的青睐而已,在一个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中,google未必会败给百度。

在此仅举1例说明百度技术之不成熟:

百度对站群的处罚经常误判,波及到中小站长,比如,如果一个人就有多个兴趣方向,且找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来帮着做不同站点,当然都是很小型的站点,努力的做出特色,虽然不会更新的特频繁,但至少不会相互胡乱链接,且站点类型差别也很大,定位也有差异,绝对不是一般那种垃圾站群的特色!但是,却常常被误判为站群而遭惩罚,仅仅因为百度的技术能侦查到这些站点都在同一个人名下,就要全部K掉?而真正地站群,经常占据百度的首页(至少前一阵),真正地垃圾站点,长时间的盘踞在热门关键词的百度第一页…多大的讽刺?!

百度老大,求你们再提高下技术吧,别误伤了,对你来说只是误伤,对更多的中小站长来说直接是元气大伤。

以我愚见,真正牛逼的百度,只要是正规网页,只要不是100%转载抄袭,请收录吧!在排名机制上下点功夫,而不是为了省事直接K站!

比如我一个原创博客就遭受过此种劫难:原创率90%以上,却被百度以表扬鼓励原创为由,全部封杀只剩下1页!难道就以为更新频率低?那么我以为作为一个个人博客,就算一个月一篇,只要是干货,我想也应该算高质量内容,你们为什么不收录?就算我一个永不更新的个人介绍主页,用户对我感兴趣,在百度搜索我的个人主页,大哥,你也应该让人家找到我吧,在你这里找不到,而再别的搜索引擎找到了,这就是你们追求的用户体验?

一个个人主页,一个公司主页,只要是正规网站,只要没有服务器不稳定、病毒、欺诈、作弊等等恶劣手段,不管更新频率如何,请收录吧!试想,用户在你们百度搜索一家不是很知名的小公司网站,或者搜索一个不知名的个人主页,这些用户需求你们作为搜索引擎本来就应该满足!而不是因为这个公司网站或者个人网站,没有天天更新,没有天天发外部链接,你们就直接K掉,让普通用户根本找不到!伤害了合作伙伴(站长)和普通用户两个群体的利益!

以google来说,其对网页收录机制就比较成熟,基本上只要是正规站点,都会很快收录,且页面收录数量增长很快,很稳定,只要没有重大问题,收录数量不会轻易动荡,但google收录归收录,却在排名上狠下功夫,基本上原创比例高、内容受欢迎的站点都会排的很靠前,而反之就会排名很靠后,这既保证了其对高质量站点的保护和鼓励,也容纳了海量的普通站点,这使得用户在能找到高质量网站的同时,偶尔想找一下目标小网站或者个人主页,也不会失望!

作为业者,我们非常希望百度能在google走后一家独大之余,仍不至沦为和国企一样的垄断和腐败,仍以创新为驱动,仍以google为标杆,努力提高核心技术,提高收录网站内容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一下收录数量!

 

本文为骆骐网站运营博客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作者信息及出处,谢谢!

2012-03-02
很多做论坛/社区类网站的站长或者在大中型互联网公司负责论坛/社区运营的朋友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何让论坛火起来,如何让点击量、回复量双升,人气爆棚?

但实际社区运营过程中,论坛运营人员往往走入一种怪圈:我们自己疯狂的添加内容,疯狂的自问自答,但人气依然少的可怜,即使来了浏览型用户也是匆匆一瞥就关掉了论坛运营人员花大力气写的帖文,别说留下只言片语的回复,就是吸引其花个5秒钟注册个用户都没做到。

何解?

我认为根结还在社区运营人员没有理解社区内容建设的真谛,不知道什么样的贴子才是适合论坛发的帖子,什么样的贴子能吸引用户点进来,而且点进来之后,让他他不得不注册一个账号,并积极主动的回复,非发表点自己的见解不可。

那么什么样的帖子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笔者在长期的社区型网站运营过程中总结出以下10类话题,这些话题更容易引起用户的回复欲望,有些话题甚至有一种让用户不得不回的魔力:

1、争议帖

争议帖就是在社会上或者某个业界内非常敏感、非常具有争议的话题,能够吸引大部分用户的眼球和兴趣,而且用户会针对争议的话题自动分为两派或者多派,每个派别都有着强烈的倾诉欲望,希望自己的见解/观点能够说服对方或者压倒其他方。

这样的话题一旦出来,用户一般都会一吐为快,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自己的见解有人批驳,那更会激发用户持续的发帖、回帖等各种动作。

2、投票贴

投票贴是针对论坛主题行业相关的人、事、物进行的投票。因为用户对同一事物的看法迥异,一个好的投票主题,可以吸引用户纷纷给自己支持的标的投票,为此肯定不会吝惜区区的几秒钟来注册和发表投票。

尤其是当这个投票中有自己最喜欢的人、事、物,甚至投票选项中就有自己、涉及自己的事情、涉及自己公司产品的时候,用户更会毫不犹豫的注册、登陆、发帖、回复。

3、负面帖

负面帖炒作是论坛运营常见的一种手法,负面帖因为涉及到具体的人事物的负面信息,因此能牵动利益相关方的神经;同时负面帖又能满足一些网友的幸灾乐祸心理,更能满足其中一部分网友对特定人事物的唾弃心理,尤其是这个负面新闻的主角如果恰好骗了或者伤害了很多网友的时候。

负面新闻也是传统媒体的经营手段之一。相比无关痛痒的歌功颂德的软文类消息,负面新闻往往更容易引起相关各方的关注,事件中的主角及其竞争对手都会特别关注,甚至各方都会就此事安排一大批水军来意图消弭或者搞大事态,一旦这种情况出现,论坛社区则是渔翁得利,UV/PV双丰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负面帖子删除的生意如此火爆的原因。

4、曝光帖

曝光帖可以满足网友的求知欲,尤其是曝光各种惊天内幕的帖文更容易受到网友热捧,小道消息、鲜为人知的内幕总是被人津津乐道,论坛则是这类话题的温床。君不见各类大小论坛中充斥着“惊爆”、“惊天内幕”之类的帖文,先不管其真假,这些帖子的点击率往往在众多帖文中脱颖而上。

用户看了这些帖子,不管真假,网友总想也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或惊叹,或质疑,或分析,或引申……那么我们论坛的点击率和回复量就会随之攀升。

5、情色贴

食色,性也。关于情感、色情之类的文章、图片、话题,在任何论坛都能引起网友的兴趣。这也是为什么各类门事件,尤其是艳照门之类的情色事件层出不穷而又历久不衰的原因。甚至在论坛运营从业者之间流传这样一个经典的传说:一个穿着衣服的美女被发了出来,发帖者声称你在帖子下面回复什么动作,回复后这个美女就会做什么动作,比如回复“脱光”则回复后美女脱光……就是这样一个明眼人一看就是骗人的帖子,却在多个论坛横行多年,且都能轻易爬上热帖排行榜。

6、名人贴

名人包括各类社会名人、娱乐明星、体育明星等等,这些名人关注度高,每个名人背后都有大量的忠实粉丝。一些关于名人的话题总是惹人关注,尤其是设计到名人的隐私之类的八卦传闻,其势不可挡。用户或者说粉丝的热情总是如江水之滔滔不绝。

那么在你自己论坛发一些相关名人的话题,尤其是搜集一些劲爆的小道消息,则调动网友的发帖欲望,则如探囊取物耳。

7、分享帖

分享帖多见于分享一些经验、见解,由于经典的分享帖,往往能反映出发帖人过人的学识和技能,很容易引起网友的崇拜之情。尤其是一些技能类的经验分享,意欲学习该技能的网友总会排队在帖子后面膜拜或者提问,以求得到高手的指点或者回复。

说道这个话题,可以顺便提一下为什么论坛/社区型网站对于明星用户的重视了。论坛有高手,不愁没人来。

8、资料贴

论坛型网站还有一个比较好的功能是资料分享,利用附件或者其他功能,可以发布一些精品资料,而因为下载资料往往需要付出一定的虚拟货币(积分),那么遇到好的资料时,网友肯定会不惜血本,按照楼主和论坛的要求做各种可以获取几分,最后获取这份资料的各种动作。

资料贴会火爆的原因还有,如果该精品资料设置了“回复可见”,那么这个帖子几乎真可以达到人人都回帖的境界。

9、活动贴

活动贴就不用详细说了,但凡官方做的各种活动,坛子内的网友没有理由不关注。且因为这类活动贴往往伴随着一些奖励,或者是虚拟货币,或者是实物现金,那些喜欢空手套点蝇头小利的网友们肯定会乐此不疲。

当然,除了这9类帖子,论坛运营过程中还要根据论坛所在的行业特点,不断挖掘能牵动行业用户神经的话题,这样才能不断打造出让论坛/社区人气爆棚的热帖,最终把论坛和社区带到人气的顶棚。

本文为骆骐原创,首发骆骐的网站运营博客www.luoqi.org,尊重作者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QQ82631778

2011-11-08
据腾讯科技11月5日消息,美国时间11月4日,即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人人公司股价大跌8.01%,收盘价5.28美元,以此计算,其市值为20.7亿美元。而美国时间2011年5月4日,人人公司以14美元的发行价在纽交所成功IPO,首日交易大涨28.****%至18.01美元,市值70.7亿美元,并一度超越新浪,成为在美上市公司市值次于百度的第二大公司,但在刚好满半年的今天,其市值骤然缩水50亿美元。

人人遭受QQ新浪微博等夹击

人人网是由千橡集团将旗下著名的校内网更名而来。2009年8月4日,将旗下著名的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社会上所有人都可以来到这里,从而跨出了校园内部这个范围。人人网为整个中国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的SNS社交网站,给不同身份的人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平台,提高用户之间的交流效率,通过提供发布日志、保存相册、音乐视频等站内外资源分享等功能搭建了一个功能丰富高效的用户交流互动平台,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人人网最有潜力成为中国的facebook。

但Facebook在国外的境遇就要比人人网好上百倍。据国外科技媒体报道,Facebook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6亿美元,实现营业利润8亿美元,而50%的营业利润率也与去年持平,整体估值700多亿美元(甚至这一数字都被业界认为是低估)。

按理说刚刚上市的人人,凭着中国的Facebook+中国的Groupon+中国的Zynga这三重牛逼保险,不应该这么现出疲态。

但现实就是很残酷。

笔者曾经在校内更名为人人时作了一篇小文来纪念,也曾经人人上市后,偶尔返回校内的时候,更新一下心情,顺带评论了一下其上市前景。当然本人那时的评论带有更多个人直觉和主观色彩,当时觉得,我这个老网民都慢慢离开人人,很久不回去了,想来想去也没有什么非回去不可的理由,这种产品不可能真正火起来!

现在我有时间简单分析一下其真正的“失败”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2点:

1、中国有QQ

SNS的功能,或者说人人的功能,大概都是提供基于熟人关系的各种分享讨论功能,让你和老同学保持联系,也可以认识隔壁院系的心仪女生,听起来不错,但仔细想想,这些功能,QQ+Qzone其实已经做到了极致,习惯于内敛的国人来讲,每天在校内更新一些不痛不痒无病呻吟的日志非但没有成就感,且几成笑料,晒几张自己得意或者不得意的照片,又担心被男女流氓收藏起来以供YY之用。。。而QQ,就可以匿名撒泼骂人、泡妞暗恋,何必舍近求远?

2、国外没有QQ

Facebook之所以在国外风生水起,大概因为QQ还未及扩张到国外,而QQ的老爸或者兄弟辈的MSN,实在是提供不了刚才所说的SNS的基于熟人关系的各种分享讨论,MSN甚至不允许你找到另一个陌生人,除非你知道他/她的Email,通过MSN泡妞更是痴心妄想!我想,10几年下来,再注意保护隐私的老外也要寂寞死了,正巧Facebook来了,第一,它实名制,你可以快速锁定隔壁班的性感女神,第二,她实名制,解除了老外隐私的防备,第三,她实名制,直来直去的老外,更喜欢和熟人调情或者直接来一句:Can i have a coffee with you?

Yeah,老外终于找到中国的QQ,可以自由驰骋网络江湖,释放胡子拉碴下的旺盛荷尔蒙,如此,Facebook不牛逼都不行了!

至于其他各种因素,我总觉得寥寥,如果硬要说,我宁愿继续唠叨腾讯QQ两句:好几个亿的用户天天上你,你丫是爽了?你有没有考虑过人人的感受?

本文为骆骐原创,首发骆骐的网站运营博客www.luoqi.org,尊重作者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QQ82631778

2010-12-31

自从google被zf阉割,在搜索诸如胡萝卜之类非常正规的关键词的时候,仍然频频被断网,google的用户体验可以说是“被差”到了极点,连我这GG铁杆粉丝也不得不把浏览器主页从google.com更改为baidu.com。

iGoogle是Google提供的一项服务。官方的介绍是该服务让使用者按照个人的喜好方便地定制和整合不同来源的信息,使之成为个性化的门户。该服务的实现是主要借鉴了门户(Portal)与门户块(Portlet)思想:一个完整的门户页面由用户定制的门户块构成。用户通过访问一个聚合了不同信息来源的门户页面,避免了多次访问的麻烦;个性化的定制选择,为用户提供按需实现的“一站式”服务。

按理说这样的产品理想非常可贵,也有着巨大的需求,随着成熟网民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对hao123之类呆板导航站的依赖,转而希望能有自己的一个入口,方便的添加自己喜欢的应用和自己喜欢的网址。igoogle是希望借助此产品提高google在用户入口类应用中的份额,从而有效提高用户在google上的粘性。

想必Google是想借此夺回在网址导航战中输给百度的先发优势,但igoogle从诞生之日起,就仅限于在IT圈内外对网络非常熟悉的高端用户中传播和使用,似乎从没有真正普及开来。

而自从迁移到中国香港,google官方网站来自大陆的流量都出现大幅下滑,覆巢之下无完卵,igoogle之类的小产品也遭受殃及,用户数明显下滑。笔者今日时隔半年多,再次仔细体验了一把Igoogle,希望重拾信心,但结果却令人无比失望,添加的应用和工具不是良莠不齐就是由于google.com部分被屏蔽,导致很多模块无法显示。甚至在我试图链接某些具体分析链接时,google竟然提示由于某些因素的原因无法连接。

出现这样令人遗憾的现象,除了屏蔽因素,也有google对这个产品的后续投入和重视不够。从备选的工具和应用以及其他一些功能上,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官方对应用的审核不够严谨,各种参差不齐的应用、网站都加入到igoogle的备选应用中了,官方推荐的功能也有很多事鸡肋,根本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甚至一些应用已经过期或者失效,还放在待选列表中。

笔者不禁感慨和遗憾,做产品的能力和精神强大如google,也难逃一死。

但个性化的个人门户入口并不会随着igoogle的失败而失去她巨大的需求。相反,如上所言,随着成熟网民的增多,随着网民对个性化个人化导航需求的增多,个人门户入口产品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个人门户入口产品所要满足的功能又可以分为应用类、工具类、网址类三种,用以收藏个人喜欢的实用小游戏、小工具以及个人私藏的精品网址。只有这三方面的需求都能满足,且一定要做到简洁易用美观,才能真正吸引大批网民把这个小小的个人门户收藏为自己的主页,甚至下载到桌面以widget形式长期留存!

再回过头去看igoogle之死,除了刚才分析的失败原因,还有更重要的是igoogle在简洁易用以及网址导航方面做的不够好,熟悉如我,看到igoogle太过花哨的个人主页,也有一种疲倦和迷失的感觉。而且igoogle缺少个人网址导航的功能,不能让我非常愉快和简单的添加我所常用的网址,更别说按照我的兴趣方向收藏网址、清晰美观的排列网址了。而这个功能,我相信很多“高端网民”,尤其是我等互联网从业者,都有着急切的需求。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传统的网址导航站看到了类似的需求,开始在传统导航的基础上,加入了个人网址导航的概念,向个人门户入口产品转型。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1616导航,而hao123等网址导航巨头也开始做这方面的尝试。

igoogle如果想起死回生,唯有按照国人的使用习惯和审美习惯,本地化中文igoogle产品界面,并加入个人网址导航的功能,尽量做到简洁、方便、易用、美观。

笔者个人甚至认为,个人门户入口之争,甚至将成为继客户端大战之后的又一个战略级产品之争。当然,后续发展究竟如何,还要我们拭目以待。

2010-12-30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骆骐博客正式在techweb安家了!

其实原本没有这个想法,关注techweb也好几年了,因为自己有独立博客还有几个个人站,又要工作,所以觉得自己再在这里开一个博客,也可能和新浪搜狐的博客一样,到最后荒废掉

但最近却逐步改变了自己的这个看法,无论有没有时间,我都应该重视techweb这个平台了,因为我逐渐发现,donews已经开始在没落,而techweb正在崛起,这里牛人名人很多,一不小心可能就遇到了自己的朋友或者偶像,而我的独立博客则像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如果固守着自留地,可能错失了很多的朋友和风景。

因此果断的来开博客了,我知道,我对互联网的研究还说不上深,对网站运营的技能掌握的还不够好,对网络营销实践的还不够多,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互联网的热爱与追求!

希望在这里能开始有一个新的自我。感谢techweb的博客编辑,感谢回回同学,让我顺利开通博客。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希望在这一片新开垦的土地上,遇到几个志同道合的老乡,一起耕耘,一起收获。

顺便做下广告,独立博客www.luoqi.org  希望各位不吝赐教!